深耕农业一线 推进科技兴农 引领绿色发展“新农人”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融媒体记者刘华刘梦

日前,走进涟水县农民程韦舜的家庭农场,只见日光温室里,一排排半人高的架子上长满了色泽饱满、光亮诱人的草莓,前来采摘的游客三五成群,边摘边拍照,尽情享受采摘乐趣。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如今在淮安这片土地上,涌现出越来越多像程韦舜一样的“新农人”,他们扎根乡村,用先进理念、专业知识、现代化技术逐梦乡野,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绿色化发展,在乡间田野奏响动人心弦的“奋进曲”。

温室大棚孕育“致富果”

在涟水县朱码街道,提起五丰家庭农场的程韦舜,附近村民都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佼佼者”。

程韦舜出生于1982年,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十多年来只有春节才能回到家人身边。2013年9月,程韦舜被家乡优惠政策吸引返乡创业,投资30多万元流转70亩土地,种植草莓、圣女果等。

“现在红色圣女果甜、口感好,黄色圣女果前段时间甜,现在有点酸。”讲起不同品种圣女果的特性,程韦舜滔滔不绝。创业十年来,程韦舜积极参加各类学习活动,通过不断试种提高草莓品质和产量,并开创性地在盐碱地里进行种植。同时,他灵活运用自媒体直播、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吸引游客到农场观光、采摘和体验。眼下正值草莓采摘季,每到周末都有200人左右到农场采摘。2019年,程韦舜再次流转101亩土地,建设涟水草莓无病壮苗繁育基地,培育红颜、宁丰、宁玉等多个品种草莓苗,并提供草莓育苗联栋大棚、喷滴灌、育苗容器及基质等配套设施及服务,目前年产草莓苗约150万株,销往江浙沪皖等地。

如今,程韦舜的家庭农场包括日光温室21亩、连栋大棚22亩以及草莓苗繁育基地50亩,年营业额260万元左右。在他的影响下,不少当地村民开始种植草莓等果蔬,涟水草莓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农民收入从平均每亩1.5万元提升到3万元以上。

稻田水产鼓起“钱袋子”

走进金湖县吕良镇军舍村,放眼望去,一片片鱼塘虾塘波光粼粼,风景宜人。“军舍村三面环水,地势低洼、河网密布,生态环境良好,我们‘靠水吃水’,(下转A2版)

上一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我市聚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淮安样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