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加码教育 立思辰转型再提速
2017-11-28 10:13:23        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                     来源:今日中国

[摘要] 十年了,从写字楼的一层办公区域到中关村软件园的独立大厦,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思辰”)从主营文件和视频会议管理的外包业务转型到聚焦教育。

时代周报记者 李星郡 发自广州

十年了,从写字楼的一层办公区域到中关村软件园的独立大厦,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思辰”)从主营文件和视频会议管理的外包业务转型到聚焦教育。

11月17日,立思辰(300010.SZ)发布公告,因“正在筹划重大事项,涉及购买教育行业资产及剥离公司部分业务”停牌;六天后,再度发布公告表示“各方仍就相关事项进行积极磋商”。

这意味着自2013年将教育作为战略业务后,立思辰试图由目前教育与信息安全两大业务转向专攻教育领域。

为此,时代周报记者就具体细节及公司发展联系采访,立思辰方面表示:“采访的话,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一下。”截至记者发稿,对方还未回复。

转型教育之路

5个月前,立思辰在新一轮教育战略发布会上宣布了第一阶段目标:用4-5年时间跨入百亿级教育公司行列。董事长池燕明给立思辰定调以“科技与人文”为基石,拓展区域云平台和智慧校园,除了智慧教育、教育服务、教育生态外,未来将重点在教育金融领域布局。

创办于1999年的立思辰最初是提供文件外包和视音频服务的业务,2009年也依靠该项业务成为首批登陆创业板的企业之一。但好景不长,2012年立思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首现双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下跌37.99%。

对此,立思辰在年报中解释为:“2012年,宏观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带动整体市场需求下降,公司部分意向客户采购推迟,公司视音频业务的销售收入下降明显,从而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

与此同时,立思辰随即于当年9月就聘请和君集团咨询顾问进驻公司,提出 “内容安全与效率专家”的定位,确定几大业务板块在公司未来发展中的定位以及经营策略。教育信息化作为公司未来战略业务之一的想法,也在彼时得到提议。

2013年初,立思辰正式确定了“内容安全与效率专家”的战略定位,并明确教育信息化为公司未来的战略发展业务,同时制定了内生与外延并重的未来发展战略。

一位不愿具名的从事教育投资人士在电话中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转型方向的考虑上一定会看市场规模,被国家慢慢淘汰的产业业务萎缩,行业天花板已经可见,而教育行业门槛低、市场大,而且中国家庭对教育的投资以后会越来越大,切入教育会让人对这家公司更有想象力。

到了2015年,立思辰分为两大业务集团,即教育集团与信息安全集团,确立了“智慧教育+教育服务”的双轮驱动战略。2016年教育业务的营收就开始超过安全业务。

2017年半年报的数据显示,立思辰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81亿,同比增长35.71%。相较于安全业务,教育业务占总营收的比重高10.65%;安全业务和教育业务的营收分别增长31.67%、47.54%;但毛利率均有所下降,分别减少9.90%和4.19%。

目前,立思辰教育业务内部成立了智慧教育、教学服务、学习服务三大事业群,主要产品包括面向B端用户的区域教育云平台、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K12领域的学科应用产品等以及面向C端用户的高考升学咨询服务、留学咨询服务、线上辅导等。

立思辰副董事长兼总裁王辉新一轮教育战略发布会上表示未来计划集中在智慧教育,用科技手段构建信息环境、卡位布局学习场景;教育服务,既有针对B端学校的服务(如学科建设、教师培训等),也有针对C端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如学习规划,高考指导及海外留学等);未来学校,通过教育产业基金,打造区域性精品学校;教育生态,对内业务板块之间协同、开放发展,同时构建各板块的子生态,对外与相关机构更多合作。

上述业内人士分析剥离原有企业变成纯教育公司的原因还有,券商对其进行研究时不会当成传统企业,市盈率更高,未来可能更受资本市场的追逐。

并购跨界教育

在不断调整发展战略的同时,立思辰也选择了并购的方式进军教育,以迅速获得进军教育信息化行业所必需的产品、技术及核心技术与业务骨干。

立思辰最早是在2013年以4200万元收购合众天恒(现立思辰合众),涉足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教育行业信息化及相关IT服务;2014年以2000万元收购在线大学生就创业服务平台乐易考51%股权;2015年以3.45亿元收购从事互联网教育产品的开发推广和教育信息化的学科应用、综合服务的敏特昭阳95%股权。

2016年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业务的投入,先是以17.6亿元完成了对为学校提供IT整合方案服务的康邦科技的并购,之后继续收购了互联网留学服务提供商留学360、高考咨询服务企业百年英才和中小学生的在线学习平台跨学网等教育服务类公司,从而实现K12教育、职业教育、国际教育产业链布局,打通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与国内国外相结合的业务分布。

安信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立思辰频繁外延使市场对公司的教育战略思路缺乏把握,公司提出的双轮驱动战略也是站在业务类型角度对旗下公司做平行划分,内在业务逻辑不够清晰。

与此同时,2015年立思辰与北京清科成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设立清科立思辰互联网教育基金,投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互联网教育或与互联网教育相关行业企业。今年,立思辰又与北京金古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共同指定普通合伙人发起设立“立思辰金古国际教育产业投资基金”,新航道(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基金投资,致力于对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优质民办高中(含国际学校、海外学校)、民办本专科院校(含海外学校),以及国际教育相关企业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股权投资。

立思辰副总裁雷思东公开解释投资逻辑时表示,一是围绕校内的优势,做一些投资和相应的布局,包括学科应用和高校的专业建设。二是校外服务的布局选择了K12内容资源的公司,升学服务的公司,留学服务的公司。另外,还通过基金的方式布局了互联网教育投资的公司。

“各子公司刚并入体内,业务独立性仍强,渠道、客户等资源的重叠度不高,整合空间有限,多数子公司营收规模尚小,但处于高速增长期(如百年),短期内由其按原业务模式自由成长、不做过度干涉,对于其开拓市场、积累客户,从而快速培育体量效果更为明显。”安信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可以“在子公司成长性逐渐得到验证的基础上,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以实现更有效的业务协同。”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从行业经验来看,跨行并购三五家甚至更多公司时会容易出现问题,产生协同的可能性很低。

事实上,跨界教育从2014年就开始受到资本市场的极大关注,BAT纷纷入局教育市场,森马服饰、鹏博士、珠江钢琴等A股上市公司掀起跨界进入教育领域热潮。就在半个月前,汇冠股份也发布公告,退出精密制造业务,聚焦教育装备及教育服务领域。

德勤研究报告显示,上市企业跨界教育并购数量连创新高,中国教育行业的并购总金额在2016年超过了126亿元人民币,在过去四年内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8%。2017年上半年并购事件数量达到71例,并购总金额达到89.24亿元人民币,是去年同期并购总额的3.62倍。2016年针对教育行业的兼并单笔平均交易额为6.9亿元,也是2015年3.55亿元的近两倍。2016年资本并购集中在教育信息化,该领域的并购案占到总事件数的21%,今年该比例上升到30%。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跨界教育企业的并购最初只是用钱买公司而已,不具备教育公司的基因,缺乏投入管理能力,更多的是资本对资本,为被投资公司做品牌背书、进行融资。而且虽然并购后财报业绩很好,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双方签订了对赌协议。

从立思辰的收购中,也可以看到都会签署《业绩补偿协议》,对交易对手的业绩和高管服务期限提出要求。

该业内人士认为,“这导致的一个问题在于,对赌期间被收购公司业绩往往非常好,但是对赌完成之后会怎样就不得而知,甚至有些公司可能会透支未来的业绩,后续还能良性发展的公司并不多。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对赌期业绩好带来的股价上升收益可能远远大于之后的亏损,所以也很乐意。”

原文来自:中国财经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今日中国"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今日中国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最新资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我要投稿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网站地图

未经今日中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今日中国(www.chinatodayclub.com)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 Code ©2009-2016 今日中国版权所有 业务联系: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main":4975681,"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gongsi/38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