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古韵,微帮相传

为响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号召,深入挖掘基层历史文化资源,2023年8月,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微帮”电商网销服务队的志愿者走进泾阳县博物馆参观调研。泾阳县博物馆副馆长魏世军热情的接待了志愿者们,一起参观了馆藏文物。

泾阳县博物馆位于泾阳县中心的文庙内,始建于宋元佑年间,先后历经多次天灾人祸,数次重建,延续至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文庙是历代祭祀孔子的活动场所,儒家思想的传播地,也是文化教育发展之地。如今已成为了泾阳县著名的地标建筑。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0815/14083a564485f0b6d0c5be5cb95053e3.jpg

在讲解员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泾阳县博物馆目前馆藏文物从70万年前的象牙化石,到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明清时期的鎏金佛像、瓷器,以及各个时期大量的铜镜等共九百余件,古籍善本一万八千余本。

随着参观的不断进行,讲解的不断深入,志愿者们被馆内众多精美而悠久的文物所吸引。

在铜鉴展区内,讲解员介绍了铜镜的历史意义,她介绍道:“铜镜在四千余年的历史中早已超越了日常照面修容的用途,譬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以铜为鉴”,“以史为鉴”,“破镜重圆”(鉴即铜镜),无一不反映了铜鉴早已深刻的融入了中华文明,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参观结束后,志愿者们聚在一起热烈探讨有关文物与文化推广传播的方式与方法,一致认为:只有让文物和文化搭上互联网和数字化的快车道,用现代的方法讲好传统的故事,用现代的方式传播优秀的文化,才能让文物与文化更好的为更多人所知,才能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中华文明的薪火生生不息,永续传承。

 合影后,魏世军副馆长专门交给了志愿者们一封亲笔信。信中提到:“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一个博物馆就是一个大学”。又在信中向志愿者们提出了殷切期盼:希望志愿者们充分借助网络与数字化的力量,在互联网上积极宣传文物和文物背后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让文物以全新的形式和形态活起来,以全新的方式助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以此更好的守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0815/e34466f57106b71bd5ca97a11e20afc2.jpg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0815/812f1323b05ac4daa920972e4e5486b1.jpg

上一篇:红色安吴,革命熔炉——安吴青训班纪念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