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溢满乡村 阅读滋养心灵盱眙城乡群众“跑书房”成时尚

通讯员丁德昶刘青松

“没想到,在淮安书房、农家书屋看书、看报,还能收到书法家写的春联和‘福’字,很惊喜!”提起春节前在盱眙县马坝镇兴隆村农家书屋参加的活动,村民王仕方难掩喜悦。

古桑街道龙潭村村民陈继文在村头的农家书屋找到一本《碧根果种植技术》,赞不绝口:“农家书屋的书籍贴近农村、契合农民,我从中了解政策、学习知识,很有收获。”

近年来,盱眙县高度重视阅读阵地建设工作,特别是去年启动示范农家书屋和镇街淮安书房建设以来,全县13个镇街淮安书房、20%的农家书屋得到提档升级,跑书房“充电”的人越来越多,书房、书屋悄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粮仓”。“这里不仅是政策宣讲堂,还是农民致富的学堂、农村文化的殿堂、农村学生的第二课堂。”盱眙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青松说。

搭建文化阵地

建设“精神粮仓”

走进鲍集镇召五村农家书屋,书架整齐划一,图书陈列有序、种类齐全。“不仅有红色革命书籍、种养技术书籍,还有小朋友们爱看的各类故事书,是我们乡村文化的‘播音站’和享受生活的‘精神粮仓’。”该村村民孙延安说。

官滩镇霍山村不断加大对书房、书屋的投资力度,年前新配置图书1400余册,书屋总藏书量4000余册,并配备专(兼)职管理员,每周对外开放不少于5天、每月开放时间不低于30小时。据介绍,全县有170余处书屋补充更新了“四史”等书籍,以及张贤亮、韩开春、张小鹿等本土作家作品,共享阅读之美、共建书香都梁已成为共识。

丰富书房内涵

充实百姓生活

57岁的淮河镇明祖陵村村民朱学余阅读兴趣广泛,是村里农家书屋的常客。一次,他想要找一本《生态振兴,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但农家书屋没有,村图书管理员专门采购了一套。“我喜欢阅读农业科技类书籍,可以提升种植技术。”朱学余说。

“过去家里穷,没读过多少书。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村里建有书屋,有空我们都会去看书,很多养猪技术都是在那里学的。”官滩镇侍涧村富硒养殖场负责人贾厚余说。(下转A2版)

上一篇:淮安高新区开展专项行动 盘存量挖潜能促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