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上接A1版)现有荷藕种植面积1200余亩、芡实700多亩、稻虾共养500多亩,水产养殖总面积达8000多亩。”吕良镇军舍村党总支书记柏广友说。作为当地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领头人,柏广友先后获评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淮安市“农副产品营销标兵”、“淮安市有特殊贡献的科技人才”、金湖县优秀共产党员等。
多年来,柏广友爱学习、善动脑、肯钻研,学科技、筹钱款、跑市场,“摸着石头过河”,走上了水产养殖和荷藕种植之路。他洞悉市场需求,迅速行动,承包土地,大胆发展稻鱼综合种养,试种第一年收入8万元。此后,柏广友又根据市场行情开始种植荷藕、芡实,养小龙虾……不断丰富种植养殖种类,同时深耕技术,提升效益。
随着柏广友的成功实践,越来越多的人对水产养殖产生兴趣。柏广友积极帮助村民解决养殖中遇到的难题,邀请专家进行市场分析,主动为村民授课,并帮助村民解决销售难题,引导农户精深加工,扩大销售渠道,以实际行动推动军舍村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村民收入增加。如今,水产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正逐渐开创军舍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田间地头吹起“绿色风”
在淮阴区淮高镇麦田上空,智能植保无人机在喷洒绿色环保的生物农药。“生物农药不仅对人畜、环境无害,而且有助于种植出绿色农产品。”2016年退休后创办绿爱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戴朝新说。针对农民的实际需求,戴朝新在国内首创了种植业标准作业程序(SOP),把复杂的绿色生产技术规程转换为简单、立体、实用的“模式图”,实现了绿色农产品生产像工业化产品生产一样标准化、程序化。此外,戴朝新还组建了由6个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参加的“淮安市A+级绿色技术联盟”,涉及水稻、蔬菜、冬枣、葡萄、草莓、紫芽青萝卜等多个品类,并依托技术联盟平台开展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和销售、检测等免费服务,推动农民生产绿色产品、提高收益,目前已累计实施面积5000多亩。淮高镇大福村顾同香的“老乡冬枣”家庭农场实施新标准后,亩产达2203斤,亩增经济效益3850元;淮阴区王明宝家庭农场种植33亩草莓,采用绿色生产模式后,亩产效益增加近5000元。
IT业白领刘卫春回到乡村,成为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的“新农人”;“芦笋大王”郑标建成一条集种植、采收、加工、运输为一体的芦笋产业链……淮安大地上,无数“新农人”给农村发展带来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让农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裕,让农村真正成为充满希望的田野。
今日中国·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chinatodayclu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