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全面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民主观学术研讨会举行

融媒体记者杨丹丹

通讯员朱鸿雁

本报讯昨日,由淮阴师范学院、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淮阴师范学院理论研究基地主办,淮安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淮阴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处、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民主观学术研讨会举行。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全面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历史逻辑、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和价值理念。

研讨会上,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贵清,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包心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宣传处处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处长孙存良,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永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岩,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大平,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华分别作题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民主观》《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深层原因》《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民主监督及其价值意蕴》《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新中国30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验》的主旨报告。

肖贵清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方向和实践要求,要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理解,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加强对西方现代化的研究,吸收经验教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包心鉴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独特的民主观,分别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主体观、坚持以全链条为载体的民主制度观、坚持以全方位为特色的民主参与观、坚持以全覆盖为价值的民主治理观。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只有如此才能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王建华从借鉴苏联经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加快基本建设中探索合理化布局,探索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城乡协同发展道路,把握现代化建设主动权等方面总结了新中国30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验,指出改革开放前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积累了思想、物质、制度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刘仓,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晖等9名专家分别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独特历史观》《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等报告。

上一篇:我市推进 建筑工地规范化管理工作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