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娜姆“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力量” 助力玉树州圣地黄河源曲麻莱县

遇见娜姆“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力量”,以藏族农村题材为主题,把即将被遗忘的藏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与礼节、风土人情、最接地气正能量的短视频搞笑演绎及直播方式走进圣洁玉树藏族自治州,在玉树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阿夏永红的部署与协调下,遇见娜姆开展助力玉树州一市五县的旅游文化、农畜产品等宣传与推广。2021年8月22日第四站助力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

曲麻莱县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辖县,位于青海省境西南部、州境北部,县府驻约改镇,距州府驻地310公里。地处地理位置为东经92°56′~97°35′,北纬33°36′~35°40′。截止2020年,全县国土总面积52446平方公里,总人口46500余人。人口以藏族为主,辖1镇5乡。政府驻地约改镇。
著名旅游景点有“黄河源”纪念碑、格萨尔王登基台、藏传佛教寺院、昆仑民族文化旅游度假村,还有昆仑山玉珠峰、玉溪峰、扎陵湖、嘎朵觉沃、广袤草原和通天河风光。每年八月八日为曲麻莱县昆仑民族文化艺术节。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

遇见娜姆“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力量”,助力天上曲麻莱,圣地黄河源,体验游牧
生活,并推广游牧文化。
游牧文明是一种生态文明,其显著特征在于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永续利用自然资源,以此来延续游牧人的生存发展。这种不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敬畏生命、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种智慧的生态理念。当前游牧方式的改变,改变了草原,影响着游牧文化。而游牧文化的逐渐消失,也改变着草原的生态环境和草原本来的价值。
遇见娜姆体验一天的游牧生活后,在当地老人讲诉传统游牧故事的熏陶下,深深体会到牦牛作为游牧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之一,更能够概括和象征此间世居的藏族民众及其文化。当前牦牛文化虽然同样面临现代化冲击,但生命力却依然表现顽强。牦牛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是可持续的、循环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以遇见娜姆提倡从个人做起,保护与传承游牧文化。

遇见娜姆“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力量”,走进天上曲麻莱,圣地黄河源, 助力曲麻莱县当地企业利众皮毛制品加工有限公司的产品,曲麻莱县艺术团团长、国家山歌非遗传承人达哇老师,他同时也是贵公司的创始人,在他的陪同与讲解下,遇见娜姆亲眼目睹产品的制作工艺与生产过程,了解到贵公司产品是纯原生态手工的优质产品,并通过直播方式推广与宣传。

遇见娜姆“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力量”的初心,就是助力地方旅游文化推荐及本土牧民的游牧产品推介,遇见娜姆得知曲麻莱县羊绒毛编制非遗传承人松牙解决当地妇女就业问题及带动贫困牧民致富的消息后,来到了松牙羊绒毛手工编制的产品生产区,了解到产品是纯手工编织及精美与优良的品质,遇见娜姆希望能够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真正帮扶到实处。

这次遇见娜姆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力量的工作精神,得到了曲麻莱县文体旅游广电局的肯定与认可,副局长索南代表文旅局授予遇见娜姆助力“曲麻莱县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推荐官”荣誉证书。
遇见娜姆团队获得荣誉证书后,团队负责人扎西顿珠说:“感谢曲麻莱县文体旅游广电局、曲麻莱县艺术团、曲麻莱县游牧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等给予我们团队的认可与肯定,我们将会继续努力,把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力量的工作精神坚持发扬,继续努力。遇见娜姆是一本童年回忆的书,更是一本告知当今青年们回望过去、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书本。我们将把这种‘不忘初心 展望未来’的精神进行到底”。
今日中国·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chinatoda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