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从“党课会堂”到“中央厨房”

(上接A1版)

集成化“配餐”,理论研究“铺路子”

2018年9月18日,从河北承德召开的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第29次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理论武装建设善于创新、勇当先锋的淮阴区社科联,被授予“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称号。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在淮阴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桑绍淮看来,区社科联从“淮阴先锋”晋级“全国先进”,既是一个单位取得的辉煌战果,也是全国同行对淮阴拓展理论研究深度与广度的褒奖。仅去年一年,该区就向省、市社科联上报了理论研究成果100篇,13篇获得立项资助。

在打造理论武装“中央厨房”实践中,淮阴区运用集成化思维,围绕理论研究“搭台垒灶”,创新实施了“五个一百”工程,通过构筑多元载体,面向不同群体进行“配餐”。

两年来,“五个一百”硕果累累。其中,该区以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张纯如纪念园社科基地为“龙头”,以学校、医院为“龙骨”,建成社科基地100个;启动100名社科学者扶持和培养计划;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社科活动100场;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社科普及志愿服务,推出理论成果100项;重组社科知识“微话题”,拍摄社科宣讲微视频30部,制作社科宣讲“金牌课件”30篇,编印社科宣讲资料40套,全区理论宣讲范例总数达到100篇(套)。

精细化“分餐”,理论宣讲“解扣子”

四年前,改制企业双鹤药业走到了破产边缘。“效益下滑,人心浮动,企业发展陷入了‘死扣’。”提起当初的情景,临危受命担任企业党总支书记的屈平定,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

干事创业,党员是主心骨。双鹤药业要想解“死扣”,党建是法宝。基于此,屈平定果断引入淮阴区打造理论武装“中央厨房”实施的精细化“分餐”做法,在企业成立党的理论宣讲小组,党员上阵,下车间、进班组,每人联系3-5名职工,接连举办了23场微党课,同时选树出一批工匠典型,在企业技改中挑大梁。

有了理论武装“舒筋活血”,双鹤药业仅用两年就实现“起死回生”,发明专利技术23项,企业年利润从7万元增加到了500多万元。

“精细化‘分餐’,关键在精细,做到有的放矢。”淮阴区社科联主席陈进介绍,该区以“一十百千万”理论宣讲行动为载体,组建了一支由46个小分队组成的文艺理论宣讲团,进村居社区开展理论宣讲活动600余次;聘请十名专家实施“六进工程”,开展“菜单式”选学和“点餐式”送学活动;全区23个行业评选出百名标兵,开展事迹宣讲300场;依托千名家庭医生,打造120个签约家庭医生理论宣讲团,开展“家庭医生·红色天使”宣讲活动1000场;组织万名党员成立“百姓名嘴”“五老”“乡贤”及大学生村官宣讲团,开展“一颗红星永向党”活动2万余场,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特色化“加餐”,理论培训“出招子”

邹大勇是古寨派出所的一名辅警,也是当地六塘诗社的社员。镇里成立乡村振兴讲习所后,多次参训的邹大勇与诗社30多名诗友一道,将学习心得、乡村变迁融进诗词,年均创作诗词作品800多首。“每次参训都是一次‘加餐进补’。”邹大勇高兴地说。

除建立乡村振兴讲习所外,淮阴区按照分众化思路,相继建立了以机关党员干部为对象的党员先锋讲习所、以企业工人为对象的工匠精神讲习所、以在校学生为对象的筑梦前行讲习所、以社区居民为对象的邻里和谐讲习所。

“五大讲习所”培训各有所专,截至目前,培训规模已超过500场次。包括“振兴蓝图润心田”“说说大伙的期盼”“我的青春我担当”“不一样的半边天”“匠心归来畅未来”“童心跟党走”“邻里一家亲”等在内的一批特色培训活动,已成为声名远播的淮阴品牌,叫好叫座。

“对基层而言,理论培训无疑是雨露甘霖,但过去往往存在‘雨过地皮湿’‘串皮不入肉’现象。”古清口街道袁北村党总支书记杨国和说,自打建起乡村振兴讲习所后,村里71岁的老党员杨义和,因为善于用党的理论“讲故事”,几场课讲下来,已经在村里有了百十位“粉丝”。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98779,"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9/0225/66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