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联集团 挂钩帮扶工作成效显著
褚峰胡学元
本报讯“到村挂钩帮扶,不是做样子,更不能流于形式,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挂出责任、包出变化、帮出成效。”这是市国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汤正明到挂钩帮扶村座谈时的一番肺腑之言。
近年来,市国联集团严格按照市委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和“十三五”挂钩帮扶工作目标任务,多次深入市定经济薄弱村——东胡集镇镇北村开展挂钩帮扶活动。国联集团领导率先垂范,带领班子和中层干部20余人,进村走访、实地调研,了解掌握了镇北村基本情况。
镇北村现有土地总面积7000亩、可耕地面积5140亩、7个村民联组、762户、4086口人;建档立卡低收入户75户、人口241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4户、人口40人;低保贫困户18户、人口50人;五保贫困户3户、人口3人。多年来,该村既无工业项目、又无致富产业,一直以传统的稻麦轮作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农田望天收,粮食产量低,农户增收难,2016年底村集体收入为0.7万元。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市国联集团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和村里共同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项目,有重点的实施了资金帮扶。截止2018年底,累计帮扶资金达90余万元,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其中,投资48万元为镇北村新建标准化厂房1150平方米,新上注册资金2600万元的胶合扳厂项目、扩大涟水县小野木业有限公司的发展规模,带动就业80余人,为村集体增收4.5万元;帮扶3万元铺设村健身广场600平方米,架设广播喇叭16只、主机2台;投资42万元在镇“扶贫产业园”新建标准化厂房1栋,为村集体增收7万元。
为实现“一盘棋”,市国联集团采取“一对一”帮扶形式,在镇北村结对18个低收入户,在人均年发放2000元左右的慰问金、慰问品的同时,帮助他们落实增收项目,参加技能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到家庭农场,合作社打工赚钱。利用村党员干部扩大会、村民议事会和低收入户座谈会形式,广泛宣讲脱贫攻坚优惠政策、项目帮扶标准、帮扶措施,及时为低收入农户提供项目信息,落实帮扶项目、寻找增收渠道,促进就业增收。
通过有效对接和挂钩帮扶,到2018年底,镇北村村集体累计总收入达22.72万元,顺利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