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淮阴区司法局 “五大工程”谋划“品质司法”工作

王斐

本报讯近日,淮阴区司法局紧跟高质量发展要求,提炼本地区工作特色,以“品质司法”引领,开展淮司安商护企、智慧司法升级、司法惠民提质、队伍成长浇灌、品牌创新引领“五大工程”,积极谋划做好司法行政工作。

实施“淮司安商护企”工程,问诊化服务民营企业。根据省司法厅服务和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18条举措,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服务进民企专项活动,“一对一”开展政策宣讲解读、法治环境保障、风险防范化解、矛盾排查化解,通过现场座谈、电话咨询等形式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难题,提供专业的“法律体检”。积极引导建立民营企业法律风险反馈和预防预警机制,为民营企业创造优质的法治营商环境。

实施“智慧司法升级”工程,信息化引领“智慧法务”。将“四频一网”与“指尖调解”小程序、“精准调解小词典”有机结合,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信息共享。建立“智慧调解数据库”,分级开发公共法律服务综合平台,把法律援助、法律宣讲、矛盾调处、公证等业务通过平台向社会公布,群众可通过实体平台、手机微信小程序、APP等咨询办理,申请请求事项,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联合监管,区镇(街道)村三级实时共联,形成上下联通、部门联动、精准服务的新格局。

实施“司法惠民提质”工程,主动化打造“公共普惠”。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开发综合型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丰富便民功能,增加惠民载体,为广大群众打造精准、高效、多元的法律服务。积极开展刑事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选派10名律师到法院轮流值班,在工作日期间全天候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开展“以案释法基层行”“法律七进惠民生”“全媒体普法公益宣传”“法治文化社区行”“法治与文明同行”系列专题五大行动,打造亲民化普法宣传。开展“法治存折积分助扶贫”“我为贫困家庭解难题”“我为贫困学生学习周辅导”“我为贫困家庭献爱心”四大行动,创新工作方式,做实精准扶贫。

实施“队伍成长浇灌”工程,个性化规划“发展路径”。选拔年轻干警到“五方结对”帮扶联系单位进行跨地域培训,推出“2+3”轮岗交流工作机制,优化干警资源配置,激发内生动力,为局机关工作充实人员队伍。推行“能上能下”交流机制,开展岗位练兵,选派机关干部下沉司法所挂职工作。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强队伍,树形象,通过“高质量发展献一策征集令”“解放思想大讨论千字文”等活动调动了全系统人员工作热情与参与度,加强实景教学,激发党员红色基因。

实施“品牌创新引领”工程,示范化研发优质项目。以党建为引领,打造司法系统政治生态体验馆,精神育警强队伍。结合“红色刘老庄”“千年高家堰”“韩信故里”等地方特色高标准建设“区镇村”三级互联示范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完善智能化社区矫正中心,打造标准化社区矫正示范点。按省司法厅“远程响应、智慧法务”的要求,打造有影响力的实战化服务平台;以机构改革后职能合并为契机,推动法律监督体系一体化工程建设;聚焦“德法引航”普法工程,融入母爱文化和老区红色基因的法治内涵,提升淮阴区法治宣传层次和水平。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99311,"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9/0214/65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