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洪泽区携手残疾人同步奔小康

龚建军顾彬

本报讯近年来,洪泽区通过大力实施项目、就业、技能、康复四大“精准扶残”工程,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同步小康进程明显加快。

紧扣增收,实施项目“扶”残。今年,在岔河、朱坝、黄集三个镇(街道)实施了40户光伏扶贫项目试点,帮助建档立卡困难残疾人户建立长久增收脱贫项目,有效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在20年左右时间内自家用电不花一分钱,且年可增收3000元左右,实现持续增收,摆脱贫困。

组合出击,实施就业“惠”残。一是通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残疾人就业百日会战、岗位工种现场对接匹配等多种形式,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二是创办“残疾人之家”,实施辅助性就业;三是资金支持,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目前,全区共有283名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自主创业,1352名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养殖业和手工业及其他形式生产劳动。

因人制宜,实施技能“助”残。2016年以来,共举办了3期电子商务培训和2期面点培训,参培残疾人达270人,目前已有28名残疾人开起了网店,经营网上销售;有8名残疾人做起了面点买卖。

兜底服务,实施贴心“暖”残。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目前全区符合康复条件的残疾人家庭签约数为2344户。全区凡属于重度残疾人的,参加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全部由区财政负担,重度残疾人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精神病人服药全报销。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99970,"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9/0207/65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