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商业 > 正文

汝城论道 | 县级中医院迎来发展的最好时期!

导读:来自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湖南省郴州市卫计委、湖南省汝城县县政府领导,以及来自全国江苏、安徽、湖南、山西等地的优秀县级中医院院长和行业管理者,共同就县级中医院发展,论道千年古县汝城。

记者:曹秋香

来源:中国县域医疗报道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中国中医院真正快速发展的四十年,尤其是近十年来,广大县级中医院的数量和学科能力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之下,得到长足发展,随着国家全力推进分级诊疗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体制改革逐渐纵深,县级中医院也是县域内最重要的医疗技术和服务的力量之一,有理由相信,在政府主导下的中国县级中医院已经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12月7日,由湖南省汝城县卫生计生局、汝城县中医医院联合主办,中国县域医疗报道协办的“多方聚力,共促县级中医院发展——健康县域中国行”活动上,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吴刚如是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吴刚

这次在理学发源地湖南汝城县召开的“健康县域中国行—走近汝城中医院”的交流活动上,汝城县中医医院院长陈志强也用该院近十年发展史印证了吴刚所说。

1

特色发展之路

众所周知,县域内,综合医院一支独大的局面在全国很普遍,县域中医院的弱势不言而喻。十年前,在湘南汝城县中医医院的医疗能力和技术力量与该县级综合医院“完全不在一个量级”,近十年来,在该院管理团队的奋起直追之下,逐渐形成了区域内的中医特色和中医能力,在全县的医疗服务提供方面,也大大缩小了与县级综合医院的差距,成为汝城县40万百姓的重要医疗服务力量。

 

汝城县中医医院党支部书记何涌波

据该院党支部书记何涌波表示,近年来,汝城县中医医院始终坚持中医特色,充分发挥全县中医龙头作用,利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年均培训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次。在汝城全县独家引进中药配方颗粒智能调配系统,不断提高中医药参与率和治疗率,中药处方数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由2012年的39.6%增长到83%。同时,持续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新技术,设立了中医护理培训示范教室,增添了中医蜡疗、中药火疗、小儿捏脊等新项目,各科室开展基本中医护理项目均在5项以上。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病人的治疗率达到95.6%。

县级中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内政府的大力支持。汝城县县委常委、副县长何海介绍,汝城县紧扣县委、政府“健康汝城”发展战略,坚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并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有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家,有11家规范化的中医综合诊疗区(中医馆),137名中医类别医师。县域内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当然,特色发展不是汝城县中医院的专利,多年来,处于“夹缝”中的县级中医院如何积极探索发展之路,突破自身困难,努力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即便是当下已经在全国县级中医院中已跃居第一阵营的昆山中医院,也曾在这条路上孜孜不已。

 

昆山市中医医院党政办主任杭方杰

据昆山市中医医院党政办主任杭方杰介绍,昆山市中医医院一以贯之推进落实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中医人才梯队培养、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等各项中心工作,形成了以中医为根本,现代医学为支撑,中西医并重的特色发展之路。着眼“明中医为本”“明中医考核”“明中医引领”,夯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基石;着眼借力攀高、聚力提质、协力合作,厚植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沃土;着眼传承有序、教育有方、科研有实,激发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活力。

 

安徽省泾县中医院院长项小明

在安徽县级中医院院长中享有重要声誉的泾县中医医院院长项小明,也在交流中对特色发展路子津津乐道。这位放射科医生出生,却已经干了二十年县级中医院院长的管理者透露,医院实行全员聘用制,即打破身份制,把原先的在编、人事代理、聘用、借调等身份的员工全部与医院签订统一的聘用合同,化多种身份为一种身份,改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在考核上,我们将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诊疗技术等列为科主任及科室绩效考核重点项目。在中医技术引领方面,我们设立了基层特聘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组建了基层中医药手把手指导专家团。“项小明如是说。

2

县级中医院全面突围

长期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岗位上工作的吴刚局长透露了一个最新的数据,2018年6月,全国一共有中医医院3802所,中西医结合医院609所,民族医院299所。从2015年到2018年三年间,中医院增加了535家,中西医结合医院增加了163家,民族医院增加了49家。3802家中医院,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县级的中医院。

数量上的增加,体现了国家在区域内正在大量的投入资源来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必须承认,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全国县级中医院的医疗服务整体能力仍有待提高。如何运用好现有的政策,激发县级中医院发展活力,提升县级中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完善学科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适应新形势下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实现县级中医院发展的全面突围变得尤为迫切。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处长蔡宏坤

在区域层面,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处长蔡宏坤透露,湖南省中医药服务的覆盖率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全省现有县级以上立中医医院117家,其中省级5家,市级15家,县级97家,其它中医医疗机构2500个,基本达到县县有中医院。其中,有近10家县中医医院服务能力与服务量达到或超过同级县人民医院。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大部分开设有标准化的中医馆,基层中医药的可及性大大提高。县以上中医医院实际开放病床4.82万张,每万人口6.38张,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医药从业人员6万余人,全省中医医疗机构病床数占全省病床总数的22.1%。

“郴州市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基础实施和标准化建设,全市9家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已有8家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中央投资建设资金2.2亿元。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符合中医学术规律、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方便群众就医的‘上联外延’中医诊疗模式。全市10所各级中医医院均与省级医院建立了中医药特色优势专科合作关系,引导中医药特色优质资源下沉,发挥中医药‘三大’作用。”杨木林如是说。

起步晚,底子弱的县级中医院,或许在未来三年将获得更加有力的发展机遇。

在国家卫健委此前发布的《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的通知》中提到,到2020年,500家县医院和500家县中医医院分别达到“三级医院”和“三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要求。因此,未来三年,县医院以及县中医医院作为核心发展目标,国家将会有更多的促进医院发展的政策及投入落实。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相关领导表示,近年来,随着县级医院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医院软实力迅速发展,县医院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国84%的县医院已经达到二级医院的水平,其中22%的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与此同时,中医更多的是治未病,相应的预防保健、医技医防是县级中医院的专长,中医适宜技术能够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这次交流会上,这位负责人还强调,在中医医院未来的发展中,也可以利用好互联网手段,将互联网诊疗工作做起来。互联网诊疗做好了,对县域病人的管理也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三年将是我们县级中医院全面发展突围的关键期。”多位县级中医院院长在采访中一致认同当下的发展新机遇。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99938,"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8/1210/60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