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发展大产业 走上致富路

记者孔雪

通讯员周宗彬王晓婧

“这些都是帮别人代育的水稻秧苗,过几天就可以移到地里种植。”在淮安区艾国农机合作社的育秧场里,正在检查秧苗长势的王艾明如是说。

王艾明,是该合作社的创办者。在他创业前,也是几经波折。“之前我和弟弟在徐州做房地产销售,一年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虽然在外地闯荡的日子,王艾明尽情释放着年少的轻狂,但随着年岁渐长,他不禁问自己,难道就一辈子做个打工仔吗?经过几年的磨炼,时间洗去了王艾明身上的任性和轻狂,他决定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我要创业”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2014年,王艾明和弟弟商量了之后,决定回家乡创业,开办农机合作社。兄弟俩拿出全部积蓄约100万元,于2014年在淮安区季桥镇成立了艾国农机合作社。起初,合作社只有5台插秧机、4台旋耕机,“那时候我们流转了600余亩土地准备种植水稻,但由于土地不集中,很难起到规模种植效应,于是后来我们又重新在别的地方流转土地。”王艾明告诉记者,2015年年底,经过多方奔走,该合作社在淮安区朱桥镇流转了2300亩土地,开始了稻麦种植。

如今,在淮安区艾国农机合作社,社员们以农业机械入股,为种植大户和农业合作社提供代整地、代育秧、代插秧、代收割、统一田间管理等服务。目前,合作社有社员32人。王艾明告诉记者,为增加服务种类,去年,合作社投资近一百万元新增了4台烘干机,“2016年共烘干粮食近4000吨,除了自己合作社种植的粮食外,还给外面的老百姓提供烘干服务,光这一项就获得了十几万元的收入。”

此外,在王艾明的提议下,合作社还投资建设了育秧流水线,“不仅可以自己育秧自己插秧,还可以对外销售秧苗,为合作社增加服务项目、提高社员收入。”至此,合作社的服务项目也从普通农机服务,发展到稻谷烘干、加工、购销、贮运等各方面,机械化逐步贯穿到农业的每一个环节。

王艾明表示,现代农业发展必须集技术、管理、信息等于一体,这也是解决“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好地”问题的重要途径。“土地成片规模化,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科学管理。”王艾明说,作为一名返乡创业者,不仅要成就自己的事业,更重要的是带领村民一起致富,要让更多人参与到合作社中,把零散的耕作队伍建设成为正规的机械化队伍,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农业是一个风险较高的行业,受制于气候、市场等多种因素。合作社下一步发展需要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王艾明告诉记者,目前,该合作社一期十亩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未来,他们将进一步规范种植管理,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系统化种植模式,此外,还将谋划合作社二期建设,开设粮食加工厂,在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与探索。

上一篇:市商务局推进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工作 下一篇:金湖县利农河河道
标签: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阅读榜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
              {"remain":4981122,"success":1}http://www.chinatodayclub.com/news/2017/0825/33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