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贷款增长空间 银行还有多少?
(原标题:民营贷款增长空间,银行还有多少?)
本文来自中信证券,分析师肖斐斐、冉宇航,原文标题《数据看民营贷款增长空间》
事项:
银保监会郭树清主席在11月7日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要推动银行积极服务民营企业,并初步考虑对民营企业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评论:
“一二五”目标引导银行加大民企贷款投放,预计未来三年占新增贷款比例提升至近28%今年以来银行已经加大了对小微和民企的支持力度。郭树清主席披露:1)小微贷款方面,前三季度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贷款增长19.8%,远超行业平均增速(上市银行贷款平均增长9.43%),且截至10月份银行业均已完成小微贷款“两增两控”的目标;2)民营企业方面,贷款余额占银行业全部贷款的比重也已达到25%。
按照“一二五”目标,测算2021年末民企贷款余额占比有望升至25.77%。假设未来三年①全部新增贷款中公司贷款占62%(当前对公贷款余额占比即为62%)②新增公司贷款中民营企业占比分别为40%、45%、50%,我们测算结果显示:1)2021年末民企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将升至25.77%(较当前提升0.77pct);2)未来三年民企贷款增量为13.3万亿(四大行约4万亿);3)民企贷款余额复合增速达11.76%(全部贷款10.64%)。
民企风险有望有序出清,银行资产质量将保持稳定对银行而言,民企风险主要来自信用债和股票质押融资。
1)信用债风险对银行负面影响小,流动性边际宽松以及政策支持下,违约潮出现概率小,即便在中性假设下(违约率上行20-40个BPs,回收率40%)测算,对营收负面影响也仅在0.6%以内;
2)股票质押风险可控,当前银行参与的融资规模约1-1.2万亿(含直接参与和通道),但考虑到政策频出缓释质押风险、银行项目相对谨慎(目前触及平仓线项目较少)、主要以表外理财为主不冲击表内利润,因此风险尚处可控状态。
民企风险出清过程预计将持续到明年上半年,但银行资产质量有望保持平稳。今年7月以来的监管政策托底和货币边际趋松,切断了流动性风险向信用风险的传导路径,预计后续风险出清将有序进行,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银行风险偏好再平衡进行中“一二五”目标的提出,有效落地金稳委会议提高银行对民企授信的考核权重的要求,属于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增加银行对私营部门放贷意愿。
银行风险偏好属于自下而上的行为准则,提升偏好需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这需要经历周期与风险检验,才能通过定价来对应,目前处于再平衡阶段。
综合来看,短期政策效力最为关键,预计下阶段银行对民营部门信贷投放额度将显著增加,利于实体流动性预期改善。